欢迎访问太阳成集团tyc234cc!

交流合作

Exchange and cooperation

学术交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交流合作 > 学术交流 > 正文

讲座通告 |谈《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》(三)的价值和意义

发布时间 :2025年10月31日 浏览量 :

主讲人:徐在国 教授          

主持人:滕胜霖 副研究员

讲座地点:太阳成集团tyc234cc江安校区文科楼一区526会议室

讲座时间:2025年11月8日9:00-10:30

主讲人简介:

徐在国,安徽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现任汉字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,中国文字学会理事、副秘书长,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。主要从事古文字学、出土文献研究。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“传抄古文的整理与研究”“古陶文研究”2项,高校古委会项目2项。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“安徽大学藏战国楚简《诗经》的整理和研究”。主要代表专著有《隶定“古文”疏证》《传抄古文字编》《战国文字论著目録索引》《楚帛书诂林》《上博楚简文字声系》《新出齐陶文图録》《新出古陶文图録》《新出古陶文文字编》等。曾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一等奖、省社会科学文艺出版奖一等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,发表论文逾百篇。


讲座内容简介:

《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(三)》共收录了三篇新见文献,分别为《善而》《哀诵》《申徒狄见周公》。其中《善而》《哀诵》皆为骚体文本,体现了楚辞文体在战国时期的发展面貌。特别是《哀诵》一篇,以舜之二妃悼亡夫舜为主题,为楚辞体系中罕见的佚篇新见,对研究楚辞传统及先秦文学具有重要意义。《申徒狄见周公》篇则是一篇富有思想内涵的对话体文献,内容与信阳长台关楚简中“周公与申徒狄问答”相互印证,并与《墨子》佚文有思想上的关联,反映了战国时期儒墨思想的交流与互动。《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》(三)的整理出版为探讨先秦文学形态、思想流变及楚地文献特征提供了新的珍贵材料,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。


主讲人照片:


支持学术签到!